2008年3月9日 星期日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ndex

AFP ; α-Fetal Protein
中文名稱:阿法胎兒蛋白
臨床用途:
在癌症方面,AFP 可應用於肝硬化、肝癌和男性睪丸癌的追蹤篩檢。在婦產科方面,AFP 應用於評估胎兒神經管缺損及計算唐氏症的發生機率。
Alpha-fetoprotein (AFP) 是一種醣蛋白,在正常生理情況下,由胚胎卵黃囊、胎兒的肝臟及胎兒的消化道合成,是一種懷孕中胎兒合成的正常蛋白質。但胎兒出生後 1 歲以內,血中 AFP 濃度便降到和正常成人相同。正常成人的體內不製造 AFP,因此濃度很低,只在肝細胞病變的患者及男性睪丸癌患者體內發現大量上升的 AFP。
約 70% 的肝癌及肝硬化患者,AFP 會明顯上升,大部份屬於原發性的,而轉移性肝癌大都不引起 AFP 上升。其他肝臟以外造成 AFP 輕度至中度上升的疾病有:酒精性肝病、肝硬化、病毒性及慢性活動性肝炎、內臟器官發炎等,偶爾肝以外的癌症也會造成 AFP 上升。臨床上常用 AFP 配合 β-HCG 來評估男性睪丸癌。
在婦產科方面,測定孕婦的 AFP 被廣泛應用於懷孕第 15 ~ 20 週的婦女,藉由 AFP 濃度評估胎兒神經管缺損及唐氏症機率。若 AFP 明顯過高並伴隨羊水 AFP 濃度也偏高,胎兒罹患神經管缺損 (NTD) 的機率增高。若 AFP 濃度明顯偏低,則提升了胎兒罹患唐氏症的機率。通常這方面的評估會一併測定母血 β-HCG 或 Freeβ-HCG 的濃度,再配合孕婦的懷孕基本資料,做進一步的機率換算。
健保代碼:12007C
正常參考值:<>Albumin (serum)
中文名稱:血清白蛋白
臨床用途:
血清白蛋白常用來評估受檢者的營養狀態、肝臟合成白蛋白的能力、及膠質滲透壓的平衡狀況。
血清中的白蛋白佔總蛋白質的 50%以上,主要由肝臟製造,是體內主要的結合蛋白,具有維持滲透壓及運輸體內藥物、代謝物、毒素及激素等功能。其增減直接左右著總蛋白質的濃度。
因 為白蛋白合成於肝細胞,當嚴重肝病、肝硬化、肝癌發生時,白蛋白的合成會出現障礙,血中濃度明顯下降。腎臟病患者的白蛋白常會通過腎絲球經由尿液流失,因此血清白蛋白濃度也會降低。其他引起「低白蛋白血症」的情況有:水過量、營養不良、吸收不良、急性發炎、嚴重燒傷、Cushing's syndrome、心衰竭等。
白蛋白是維持體內膠質滲透壓的最主要物質,過低時往往導致水腫的發生。白蛋白增加的情況並不多見,大多數以脫水引起居多。
健保代碼:09038C
正常參考值:3.5 ~ 5.0 g/dl檢體處理:血清 0.5 ml,4℃ 可保存 3 天。檢體無溶血及脂血較佳。
------------------------------------------------------
Alkaline Phosphatase; Alk-p; ALP
中文名稱:鹼性磷酸脢
臨床用途:
鹼性磷酸酶大量存在於肝臟、骨骼、小腸及胎盤中,臨床上常使用於肝臟及骨骼方面疾病的評估。
由於 Alk-p 大量存在於骨骼當中,常被視為骨骼生長 (formation) 的指標,因此成長中的兒童、青少年,其血清 Alk-p 濃度經常可達成人正常值的 2 到 3 倍。骨骼疾病如骨癌、多發性骨髓瘤、骨折等,會呈現高度上升的情形,並可能高到正常值的 4 到 5 倍。
肝膽方面的疾病,如肝膿瘍、肝硬化、肝癌、肝外膽管阻塞等,會呈中度上升的情形,大約在正常值的 1.5 到 3 倍之間。其他上升的原因還有惡性腫瘤、敗血症、懷孕等。
健保代碼:09027C
正常參考值:20 ~ 110 IU/L檢體處理:血清 0.5 ml,室溫不安定,4℃ 保存 2 ~ 3 天。EDTA、Oxalate 抗凝劑會抑制其活性,故禁止使用。
-----------------------------------------------------

Alkp Ep ; Alkaline Phosphatase Isoenzyme
中文名稱:鹼性磷酸脢電泳 (同功脢)
臨床用途:
ALK-P 有 9 種同功脢:包括前肝臟型 (pre-liver;fast-liver)、肝臟型 (liver)、骨骼型 (bone)、胎盤型 (placental)、Regan 型、Nagao 型、腎臟型 (renal)、小腸型 (intestinal)、以及 PA 型。一般實驗室最常以加熱法來區分骨骼及肝臟的 ALK-P,骨骼型加熱 56℃,半衰期為 2 分鐘,而肝臟型半衰期約 5 ~ 10分鐘。另外對熱較穩定的有 Regan、Nagao、and renal type。
n Liver Alk-p上升:肝膽阻塞、膽汁鬱積、肝硬化或肝癌。
n Bone Alk-p上升:
1. 正常孩童的 Alk-p 肝臟型約佔 15%,而骨骼型則佔有 85%,所以在嬰幼兒或童年時期的小孩會有短暫的高磷酸血症。
2. 繼發性副甲狀腺亢進會引起骨細胞的活化,進而導致 ALK-P 的增加。
3. 軟骨病、骨質疏鬆、骨癌等,皆會造成 ALK-P 的上昇。
n Placental Alk-p上升:懷孕或妊娠毒血症。
n Intestinal Alk-p上升:常見於胃腸疾病。O 或 B 型血型的人,會較其它血型來得高。
n Regan ALP:惡性疾病。
n Nagao ALP:惡性疾病。
健保代碼:09067B
正常參考值:
Liver - 10 ~ 65 IU/L
Bone - 15 ~ 62 IU/L
Fast liver - 0.0 IU/L
Intestine - 0 ~ 2 IU/L
檢體處理:血清 0.5 ml,室溫不安定,4℃ 保存 2 ~ 3 天。EDTA、Oxalate 抗凝劑會抑制其活性,故不可使用。

-------------------------------------------------------------

ALT; SGPT; GPT
中文名稱:麩丙酮酸轉胺脢
臨床用途:
ALT 的全名為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臨床上常用來評估肝細胞受損程度及肝病的急慢性分類,也是肝病治療成效的重要指標。
ALT 是胺基酸代謝相關的細胞內酵素, 大量存在於肝臟及腎臟中,心臟及紅血球中則含有少量的 ALT。當這些部位的細胞受損時,特別是肝細胞受損,血清中 ALT 活性會明顯升高。ALT 對肝細胞受損的特異性大於 AST,在輕微的肝功能異常時,ALT 常會明顯高於 AST,但在較嚴重的肝病時, AST 的數值會愈接近 ALT,甚至會高過 ALT。因此,ALT 和 AST 配合常有下列用途:
n 評估肝病的嚴重程度。
n 評估酒精性肝病 (AST 常高於 ALT)
n 評估病毒性肝炎 (ALT 通常比 AST 高,但若有肝硬化或肝癌傾向時,ALT 常會小於 AST。)
本項目常和 AST (GOT) 共同判讀,異常的程度及相關疾病的關係請參閱
AST (GOT)
健保代碼:09026C
正常參考值:8.0 ~ 40.0 U/L檢體處理:血清 0.5 ml,ALT 的活性在血液抽出後便開始逐漸緩慢下降,即使 4℃保存亦然,故須當天檢測,最好立即檢測。

-----------------------------------------------------

AST; SGOT; GOT
中文名稱:麩草醋酸轉胺脢
臨床用途:
AST 的全名是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臨床上常用來評估肝臟功能、心臟功能、及肌肉方面的疾病。
AST 是胺基酸代謝相關的細胞內酵素,大量存在於肝臟、心臟組織,肌肉、腎臟、胰臟也存在中等量的 AST。正常血清中 AST 的量很少,只有在這些部位的組織受損時才會釋放到血清中。藉由 AST 數值的高低,可診斷心肌梗塞、肝膽疾病及肌肉障礙等。
1. 血清中 AST 活性升高,常懷疑來自心肌或肝臟損傷,然而腎臟或胰臟的細胞損傷時,往往也出現 AST 升高。
2. 心肌梗塞後 6 ~ 8 小時血清的 AST 即開始上升,48 ~ 60 小時後逐漸降低至正常。
3. 在大部份的肝病中,AST (GOT) 的數值通常會小於 ALT (GPT)。若慢性肝炎有逐漸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的傾向時,AST 的數值常會高過 ALT。
4. 本項目異常的程度及相關的疾病關係如下:
n 顯著增加 (>20倍正常值上限):急性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
n 中度增加 (3 ~ 10倍正常值上限):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肝外膽道阻塞、慢性活動性肝炎、心肌梗塞、肝內膽阻塞。
n 輕度增加 (1 ~ 3倍正常值上限):胰臟炎、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膽管性硬化、癌症。
n 降低 (低於正常值下限):尿毒症。
健保代碼:
09025C
正常參考值:
8.0 ~ 40.0 U/L
檢體處理:血清 0.5 ml,不建議使用 heparine 以外的血漿,避免溶血,與血球分離後保存。室溫安定 24 hrs,4℃ 可保存 28 天。

-----------------------------------------------

Bilirubin (Total, Direct, Indirect)
中文名稱: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
臨床用途:
總膽紅素通常用於評估二類疾病:肝膽疾病及溶血性疾病。
膽 紅素起源於紅血球裡的血紅素,當衰老紅血球被破壞後,細胞膜發生變化,網狀內皮細胞可以識別並加以吞噬,其內的血紅素被網狀內皮系統轉變成膽紅素,此時的膽紅素為脂溶性,不溶於水,稱為間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較為亮黃色,容易透過細胞膜沉積在組織中呈現黃色,並對組織細胞有毒性,尤其是腦細胞。例如新生兒 黃疸為間接膽紅素過多,若超過 20 mg/dl容易傷及腦部。由於間接膽紅素是脂溶性,必須轉變成水溶性形式方可代謝,因此在血流中會和白蛋白或α1球蛋白 (以白蛋白爲主) 結合成複合物。這種結合增加了膽紅素在血漿中的溶解度,便於運輸;同時又限制膽紅素自由透過各種細胞膜,不致對組織細胞産生毒性。這些和蛋白質結合的膽紅素被運送到肝臟,經肝臟攝取及肝內轉換脢 (Glucuronyl transferase) 作用後,移至分泌細胞,形成水溶性,較暗黃色,對組織細胞無毒性的膽紅素,稱為直接膽紅素。隨後和其他胆汁成分一起分泌到胆小管,儲存在膽囊。
血 中總膽紅素升高常引起皮膚及眼白變黃,即所謂的「黃疸症」。黃疸症可因上述任何一個環節發生障礙引起,包括膽紅素生成增加、肝臟攝取障礙或結合減少所導致的間接膽紅素升高症,常見的情形是溶血性疾病,例如輸血引起的溶血反應、蠶豆症等。至於直接膽紅素升高常見於膽汁排泄障礙 (膽汁鬱積)。而臨床最為常見者為直接與間接膽紅素同時升高,且直接膽紅素高於間接膽紅素,此現象常見於肝病和膽道阻塞,原因是此類疾病常引起多重功能障礙,引發混合型高膽紅素血症。
在實驗診斷方面,總膽紅素輕度上升時,若 ALT 及 Alk-p 在正常範圍,暗示可能發生溶血或吉伯特氏症 (Gilbert syndrome) 而非肝病,並由間接膽紅素上升即可確診。相反的,黃疸的嚴重程度及分類測定並不能鑑別診斷肝細胞性黃疸或膽汁淤積性黃疸,要靠其他項目加以區分。若血清膽紅素超過 25 ~ 30 mg/dl,通常意味著嚴重的肝病合併溶血或腎功能障礙,因爲單純的肝病很少引起這樣嚴重的黃疸。
健保代碼:09029C
正常參考值:0.5 ~ 1.5 mg/dl檢體處理:血清 0.5 ml,血清應在採血後 1 小時內與血球分離,並且避光保存,溶血檢體不可使用。

------------------------------------------------------

Prothrombin Time ; PT
中文名稱:凝血脢原時間
臨床用途:
PT 的用途在評估外在因子凝血系統 (extrinsic system) 及一般凝血路徑 (commom pathway) 是否正常。它可直接測定 Factor I、II、V、VII、X 的凝血功能,其中任何一個發生缺陷,都會造成 PT 延長。PT 在臨床上使用最多的時機是監控抗凝血藥物的療效,例如監控 warfarin (coumarin)、dicumarol 等藥物治療,一旦控制不佳,可能發生出血或栓塞等嚴重後果。 PT 還可用來評估擴散性血管內凝集 (DIC)、及維生素 K 缺乏症。
Prothrombin 由肝臟合成,並在 thromboplastin 的作用下轉變成 thrombin,為血液凝固的必須物質。因此在肝臟疾病時,肝細胞無法合成 prothrombin,導致 PT 時間延長。
PT 的檢驗不僅要報告檢體測試的結果,還要報告對照血漿 (control plasma) 的測試結果,以利醫師比對。如果醫師認為有必要,還需將結果換算成 INR 值,以利抗凝血藥物療效的追蹤。
有關 INR 值的說明:
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治療的患者須定期監控 PT,以防止劑量過高造成出血或劑量不足形成血栓。然而不同廠牌的儀器及試藥測定出來的 PT 皆不盡相同,造成療效監控上的困擾。因此在 1980 年代,世界衛生組織 (WHO) 提供標準檢體給各儀器試藥製造商要求進行 PT 的測試比較,校正出各廠牌的 ISI 值 (International Sensitivity Index),日後檢體可經由 ISI 的計算求出 INR 值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藉由這樣的方法 計算 INR 值,可減少各實驗室間因方法及試藥不同所產生的差異。
INR = [患者的測定結果 / 正常人的平均結果](ISI)
健保代碼:08026C
正常參考值:
n 11 ~ 15 秒 (不同試藥廠牌會有很大的差異) 或 0.8 ~ 1.4 INR。
n 使用抗凝血藥物治療時,正常參考值約為 1.5 ~ 2.0 倍的 control plasma 秒數,或 2.0 ~ 3.0 INR。 檢體處理:使用 3.8 % Na citrate為抗凝劑,與血液比例為 1:9 混合。建議採用 Na citrate 0.2 ml,加血液 1.8 ml,均勻混合。室溫僅安定 2 小時,4℃ 安定 4 ~ 8小時,保存過久會導致測定結果上升。

-----------------------------------------------------